原创文章,作者:Assignment Go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ssignmentgod.com/archives/272
帕金森定律,帕金森法则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帕金森定律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
帕金森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
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
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帕金森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诺斯古德·帕金森,英国历史学博士,曾在哈佛大学担任教授。1957年,他在马来西亚一个海滨度假时,悟出了一个定律,后来他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发表在伦敦的《经济学家》期刊上,一举成名。《帕金森定律》一书出版以后,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美国更是长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墨菲法则”、“帕金森定理”和“彼得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帕金森定律产生条件:
帕金森定律要发生作用,必须同时满足下面四个缺一不可条件:
1、必须要有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必须有其内部运作的活动方式,其中管理要在这个组织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这样的组织很多,大的来讲,各种行政部门;小的来讲,只有一个老板和一个雇员的小公司,都存在着管理的组织。
2、寻找助手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不称职的管理者本身不具有对权力的垄断性。这就是说权力对这个管理者而言,可能会因为做错某件事情或者其他人事的原因而轻易丧失。这个条件是不可少的,否则就不能解释何以要找两个不如自己的人做助手而不选择一个比自己强的人,这样也就不会产生“鲜花”插在 “牛粪”上的现象。
3、这个管理者能力极其平庸,他在组织中的角色扮演不称职,如果称职就不必寻找助手,否则就不能解释他何以要找几个助手来协助。
4、这个组织一定是一个不断自我要求完善的组织,正因为如此,才能不断地吸收新人来补充管理队伍,也才能符合帕金森关于人员编制增长的公式。
可见帕金森定律,必须在一个拥有管理职能,不断追求完善的组织中,担负着和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平庸的管理角色,且不具备权力垄断的人群中才起作用。那么反弹琵琶,一个没有管理职能的组织,比如网络虚拟学术组织,兴趣小组之类,不存在帕金森定律阐释的可怕顽症。一个不思进取,抱守陈规的组织,不必要引进新人,自然也没有帕金森定律的困扰。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他不害怕别人攫取权力,也不会去找比他平庸的人做助手。一个能够承担他的管理角色的人,没有必要找一个助手,也不存在帕金森定律的情况。
帕金森具体定律:
1、冗员增加原理: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而是由两个源动因造成的。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如“投票”);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如行政审批,工商、税务、审计、公安,既得利益驱使)。
2、中间派决定原理:中间派是指对决定的内容不十分清楚的、意志薄弱、耳朵不大灵光的人,他们在组织的“票决制”议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双方颇费心机进行争取,特别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所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中间派成了主角。
3、鸡毛蒜皮定律:大部分官员由不懂得百万、千万元而只懂得千元的人组成,以至于讨论各种财政议案所费的时间与涉及的金额呈反比,即涉及的金额越大,讨论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则越长,越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越花费很多时间。
4、无效率系数:由于复杂的利益关系,决策性委员会多的非必要成员愈来愈多,以至于会议开始变质,变得效率低下。于是,不得不在委员会重新设立核心决策委员会或核心决策团体。
5、人事遴选庸才:人们设计了许多的人事遴选方法,但大部分测试都是徒劳无功的,最终不得不靠偶然性标准遴选。
6、办公场合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呈反比:事业处于成长期的机关一般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时间设计完美无缺的总部。所以,“设计完美乃是凋零的象征”,“完美就是结局,结局就是死亡”。
7、鸡尾酒会公式:会议与鸡尾酒会(饭局)同在,不同重要性的人物参加鸡尾酒会,会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并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把会场从左到右分为A-F六段,从进门处到最远端分为1-8八段,则可划分出48个区域;在假定酒会开始的时间为H,且最后一名客人离开的时间是最初一名客人进场后2小时20分钟,则,重要人物都会在H+75至H+90的时间在E/7区域集合,最重要的人物自然会在其中。
8、嫉妒症(分三个时期):在嫉妒症流行的机关里,高级主管辛苦而迟钝,中层干部勾心斗角,底层人员垂头丧气而不务正业。
第一阶段,出现了既无能又好嫉妒的人物,即患上了“庸妒症(平庸而嫉妒)”
第二阶段,这些庸妒症患者不幸进入或原本就在高层,尽一切可能手段排斥比自己强的人,拒绝提升能力强的人;“愚蠢比赛”
第三阶段,机关仿佛被喷了DDT,凡才智者一概不得入内,机关病入膏肓,此时的机关已经无药可救了。
9、财不外露。
10、退休混乱(50岁现象):一般退休的年龄是R,在前3年(R-3)人的精力会开始减退;问题在于如何挑选合适的接替者,工作表现越优秀,任职时间越长,越难寻得合适的接替者,而在位者总会设法阻止职位较低的人接近自己的职位,以至不得不延长自己的退休时间。
帕金森定律的作用意义:
1、帕金森定律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概念。
2、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
3、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为揭露和嘲讽英国政治社会制度中官僚主义组织结构的弊端而提出的。
4、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
帕金森定律的警示作用:
帕金森定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不称职的行政首长一旦占据领导岗位,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杂便不可避免,庸人占据着高位的现象也不可避免,整个行政管理系统就会形成恶性膨胀,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
帕金森定律的借鉴意义:
帕金森定律深刻地揭示了行政权力扩张引发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官场传染病”。英国历史学家和作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无情嘲弄,使得“帕金森定律”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许多人把它当作官僚主义的代名词。
1、官僚主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官僚主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任何一个清醒的健全的社会政治建构中,本来不会有官僚主义存在的合法条件。遗憾的是,官僚主义不仅顽强地存在和生存下来,而且以其不断变化的面貌,适应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脉络。这或许是历史的调侃,或许是文明的变异。
既然官僚主义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赘疾,总该有它发生和传播的规律。帕金森的工作即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直观的现象描述和心理剖析,层层剥开人们深恶痛绝的官僚主义的硬壳,展示其华丽外表掩盖下的内部纹理,同时引发人们作深层次的思考。
2、官僚主义常见病诊断容易,治疗困难
需要指出的是,帕金森承认,许多官僚主义常见病诊断容易,治疗困难,有些根本就是不治之症。他没有企图为每一种病开出药方,只是指出病情发展各阶段的临床表现,或者提出几条原则,将问题的最终解决留待将来。
3、以缜密的调查研究为基础
帕金森对官僚主义的抨击绝不仅限于理念的运动,而是建立在大量细致缜密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
帕金森定律是对官僚机构流弊的辛辣针砭,其手法多为设计一个寓言型的故事,将读者带进特定场景,提出问题并作出种种假设,加上夸张幽默的漫画,启发读者自己得出结论,形象而生动。“筛选关键人物”设计了一个鸡尾酒会,并根据人们通常不太注意的习惯,认为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可以找到出席酒会的重要人物,这看起来有些牵强,但谁又能否认“病历”关于大人物行动规律的分析呢?“养老金”把一个人的任职时间分作十几年龄段,特别描述了“受挫折年龄”的人物表现——客观上不给他机会让他作出重要决定,他便把条件允许他作的任何决定都当作重要的,他可以为了归档的事而大惊小怪,关心铅笔削得够不够尖,热衷于过问窗子是否开着(或者关着),喜欢用三种颜色的墨水写字——简直让人喷饭,可这偏偏是谁都可见的现实。
4、产生帕金森现象的根源
权力的危机感,是产生帕金森现象的根源。恩格斯曾经说过:“自从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就成为历史发展的杠杆。”人作为社会性和动物性的复合体,因利而为,是很正常的行为。假设他的既有利益受到威胁,那么本能会告诉他,一定不能丧失这个既得利益,这也正是帕金森定律起作用的内因。一个既得权力的拥有者,假如存在着权力危机,不会轻易让渡自己的权力,也不会轻易的给自己树立一个对手。在不害人为标准的良心监督下,会选择两个不如自己的人作为助手,这种行为是自然而然,无可谴责。
总结:帕金森定律并非是老调重弹,缺乏新意,这个定律把一些行政机关用人现状刻画得入木三分。一些心术不正的首长,以权谋私,“举贤不避亲”,竟把那些缺乏基本业务素质的亲属故旧,或欺上瞒下,或弄虚作假,或交换提携弄到自己所任职把掌的部门。于是乎,“七姑八舅”一个个执掌了“帅印”,亲属嫡系一个个占据着要害岗位,而一个个有能力的干才,或因有些“野心”,或因有些真本领“气焰”有点“嚣张”,而受到轻用、不用,甚至倍受压制,其结果,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一个私欲膨胀的行政首长,为一个个低能儿开启了大门,却把一批批有为之人拒之门外,于是平庸战胜了才俊,“牛粪”得到了“鲜花”。
要想解决帕金森定律的症结,必须把管理单位的用人权放在一个公正、公开、平等、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上,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最需要注意的,是不将用人权放在一个可能直接影响或触犯掌握用人权的人的手里,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预防方法:
1、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当一个组织内的成员都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的时候,才能保证管理者能够持续的满足管理岗位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情况、新技术、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管理者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够满足管理的需要。
2、招聘员工要公平公开和透明。建立全方位的招聘机制,不能够让被招聘员工的直接上级来全权招聘,而应该让更高级别的管理者参与进来,这样就避免了用人者出于私人目的而任用比自己能力低下的员工。
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组织内部要建立积极的人才培养或储备制度。对于一定级别的管理者,在其绩效考核中要加入下属员工的培养指标。管理者必须每年要有向上层输送管理人才的指标,要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任务。这样,则可以防止管理者只任用能力比自己低的人。
4、定期对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进行考核。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产出增加值,反映的是企业新创造价值对员工分配的份额。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的总产出的比例。定期对部门或组织进行这两个重要指标的考核,使其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两个指标在一段时期内持续的增长,那就意味着帕金森定律产生了作用。
管理学者孙继滨在《卓有成效:管理者的职业习惯》一书中认为,“帕金森定律”是一元思维的表现方式之一,其本质是管理者对分工和协作这两种权威的混淆。他对帕金森定律做出了如下阐述:
对于管理来说,权威是必须的。权威又可以分为两种,分工权威和协作权威。我们知道,协作是建立在多分工基础上的。这就是说,一个协作权威,总会对应多个分工权威。举例来说,在刘邦团队中,刘邦就是协作权威,萧何张良韩信就是分工权威。
管理者可以不是分工权威,但是,管理者一定要是协作权威。对于管理者来说,权威认同是必须的。同时,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真正必须的权威认同,是协作权威认同。真正的管理者,应该行使的是协作权威,而不是分工权威。在这方面,刘邦是值得效仿的光辉榜样。
帕金森定律的生活案例:
令人不安的是,绝大多数人分不清协作权威和分工权威的不同。他们常常将两种权威混为一谈,或者严重低估协作权威的价值,或者试图鱼和熊掌兼得。他们的杰出代表就是朱元璋。
在历史上,朱元璋以疯狂屠杀功臣元勋著称。对于这种疯狂,后世最有代表性的解释是,朱元璋看到皇太子懦弱,担心自己死后强臣压主,所以事先消除隐患。有一则轶闻可为佐证:有一天,皇太子劝说父亲不要杀人太多,朱元璋把一根长满了刺的棍子丢在地上,命皇太子用手拾起来。皇太子一把抓住刺棍,结果给扎破了手掌,并连声呼痛。朱元璋说:“我事先为你拔除棍上的毒刺,你难道不明白我的苦心吗?”朱元璋的逻辑很简单:作为管理者,如果自己强,就成为所有分工的权威;如果自己弱,那就让所有分工都没有权威。看得出来,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协作权威的存在和价值。
许多管理者赞同朱元璋逻辑。他们要么投入巨大精力以获取和维持分工权威,要么只欢迎对他的分工权威构不成挑战的人。帕金森定律,就是朱元璋逻辑的一个西方残缺版本。在我看来,一个管理者,如果不明白协作权威的存在和价值,那么,无论他是“不称职的官员”还是“能干的人”,都算不上真正的管理者。因为,他发挥不出分工协作的力量。
朱元璋逻辑的本质是什么?一元思维。所谓“一元思维”,就是在一个组织内,权威有且只能有一个。一元思维的人深信“一山不容二虎”。他们相信组织需要且只需要一个权威。当没有自信时,他们会相信并拥护他人成为那个唯一。当自信满满时,他们会理所应当地将自己视为那个唯一。
在职场上,相当多的管理者具有突出的一元思维行为特征。他们或者投入巨大精力以维持自己的技术优势,或者只欢迎对他的技术权威构不成挑战的团队成员。这似乎不难理解。管理者的前身是技术者。成为技术权威是他们有所作为的最好证明,是他们建立自尊形象的必然要求。多年的专业奋斗之下,“分工权威”的自我认同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幸运的是,多年的专业奋斗,让他们走到了管理者的位置;不幸的是,“分工权威”的自我认同,让他们迟迟进入不了“协作权威”的角色。
管理帕金森定律的案例:
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所著的《帕金森定律》一书有个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帕金森发现,人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很大:一位老太太要给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个小时找明信片,1个小时选择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钟,1个多小时用来写祝词,决定去寄明信片时是否带雨伞,又用去20分钟。做完这一切.老太太劳累不堪。同样的事.一个工作特别忙的人可能花费5分钟在上班的途中就顺手做了。帕金森认为,工作会自动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一个人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他就会放慢节奏或者增加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工作膨胀出来的复杂性会使工作显得很重要,在这种时间弹性很大的环境中工作并不会感到轻松。相反会因为工作的拖沓、膨胀而苦闷、劳累,从而精疲力竭。
帕金森还发现,在一个组织中,机构和人员的增加并不完全来自现实工作的需要,而是有它自身的需要,有它自身的法则。管理活动本身会制造工作,增加人手会制造出功能重叠、互相扯皮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工作目标不明确、不紧凑、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这是帕金森定律中最著名的阐述,概括为: “雇员的数量和实际工作量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联系。”
帕金森举例说:当官的A君感到工作很累很忙时,一定要找比他级别和能力都低的C先生和D先生当他的助手,把自己的工作分成两份分给C、D,自己掌握全面。C 和D还要互相制约,不能和自己竞争。当C工作也累也忙时,A就要考虑给C配二名助手;为了平衡,也要给D配两名助手,于是一个人的工作就变成七个人干,A 君的地位也随之抬高。当然,七个人会给彼此制造许多工作,比如一份文件需要七个人共同起草圈阅,每个人的意见都要考虑、平衡,绝不能敷衍塞责,下属们产生了矛盾,他要想方设法解决;升级调任、会议出差、恋爱插足、工资住房、培养接班人……哪一项不需要认真研究,工作愈来愈忙,甚至七个人也不够了……
至上而下,一级比一级庸人多,产生出机构臃肿的庞大管理机构。由于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管理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那么这个帕金森定律,注定要起作用。也就是有这样一个公式:X=[100(2K^M+L)/yn]100%,其中K表示一个要求派助手从而达到个人目的人。从这个人被任命一直到他退休,这期间的年龄差别用L来表示。M是部门内部行文通气而耗费的劳动时数。N是被管理的单位。用这个公式求出的X就是每年需要补充的新职工人数。数学家们当然懂得,要找出百分比只要用X乘100,再除以上一年的总数Y就可以了。不论工作量有无变化,用这个公式求出来的得数总是处在5.17-6.56%之间。显然,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赞 (0)
破窗理论是什么意思,管理中的破窗理论
上一篇
01/31/2021 下午8:49
蘑菇管理定律,蘑菇管理定律案例
下一篇
01/31/2021 下午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