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研小白对论文的Discussion(讨论)部分头疼不已。不会写论文Discussion,论文讨论要怎么写呢?Discussion究竟该怎样做?今天小编特意选译国外学者谈论Discussion的博客一篇,希望能够帮到你。
为什么会觉得Discussion比较难?
很多科研小白都对论文的Discussion(讨论)部分头疼不已,Discussion其实就像是论文的一个“孩子”,给人带来恐惧、烦恼、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毕竟,并不是每个人写出来的“讨论”都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讨论”,但每个人都不得不去做这部分工作,因为这是你研究的创新点所在啊。由于每个研究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而言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不过还是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万事开头难,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怎么开Discussion的头。
墨尔本大学建筑设计的副教授Evans,语言学的高级讲师Gruba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教授Zobel,曾一起写了本书叫做 How to Write a Better Thesis,书里是这样定义Discussion的:“……Discussion部分是对研究成果的一个严格审查和评价,而这些研究成果则基于研究背景对研究主题的前期陈述。”
也就是说,你得在Discussion部分告诉大家你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它们具有怎样的价值以及为什么重要。
让大家头疼Discussion的原因无非就两个:首先是在学术方面缺乏自信,你需要在这部分提出你自己的知识主见(knowledge claims),你得有“我写下来的东西就是真理,至少在我的研究中它就是个事实”这样的底气。你可能不禁会问“这样真的好吗”,我跟你讲啊,一个研究,它越是接近真理,就越容易受到质疑(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其次是缺乏创新性思维,除开Discussion部分,论文的其他部分几乎都要的是我们的分析能力,或者是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但创新性思维则需要想象力。
所以综合来看,Discussion关系到自信心与创新性思维两方面。在传统的论文中,我们可以套用IMRAD(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即前言/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写作模式,毕竟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不过,请注意了,这个模式虽然把Discussion单独列为一章,但也得看情况,看自己究竟需不需要把Discussion列为单独的一章来写。并且这个模式主要适用于实证研究,而由于IMRAD模式被科研界广为接受,以至于很多同学不管合不合适,都拿来套。
怎么解决这个论文讨论难题?
如果你不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并且你想把Discussion列为单独的一部分来写,那该怎么办呢?例如,一个画家可能会对每个设计都做释义和讨论;一个人种学学者会专门用一章来阐述从长期观察中建立的理论;一个历史学者可能会把论文按不同的时间段分类,然后再做评论遇到这些具体的问题,到底有没有解决办法呢?我的建议就是一个字:写。不要去考虑写Discussion的目的是什么,而要搞清你是怎么想的。以下几个技巧可帮助你来练习:
Tips1:试一下老生常谈的“比较和对比”的技巧
画个表,写出你的研究跟别人的研究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又在哪里。然后把列出来的这些小点扩展成段落,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Tips2:使用“大机器”的概念
想象一下,你的研究成果就像是一台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试着去描述一下这个机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长啥样?有哪些零件?什么会导致它发生故障?
Tips3:另一个技巧就是大胆假设
不妨去写一下造成研究成果不成立的原因,有时候从对立面进行一下自我反驳可以使研究中的关系或概念更突出呢。
Tips4:找个听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哟
把你的研究成果或者自己的想法讲给朋友听,或录下来自己听。呐,很多人都认为讲出来有利于灵感的产生。同样,也可以写邮件告诉朋友或者研究伙伴你的成果或想法哦。
Tips5:解释一下研究的不足之处
有没有什么被漏掉的或者还没做的?这跟上边两条是一样的道理,写写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有利于帮你开拓更多的可能性。
好,初始工作结束,接下来让我们稍微进阶一下。
怎么写出自己的 knowledge claimas?
上文提到,Discussion部分的一个关键就是你得提出自己的知识主见,并且是新见解,而不是简单地说一下自己同意谁不同意谁。那究竟什么是知识主见(knowledge claims)呢?简单打个比方:论文就像是一锅汤,这个知识主见就是煮在汤里的饺子(什么?你饿了?那我们换个比喻);又比如,论文就像一块饼干,你的知识主见呢,就是那块饼干上的巧克力屑(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的道理我懂,但是读到这里你得永远记住你从这里得到了什么)。什么?你记不住?我跟你讲,没有自己的知识主见,你的文章就不叫论文,只是一坨向别人汇报你都干了点儿啥的纸而已。
审稿人在看你论文的时候,不仅要对你所提出的知识主见进行质量和数量上的评判,而且会看它们的可信度,如果你没有做足够的推理,他们会觉得你一点都不“哲学”,还当什么博士,更不用说你那教授副教授的头衔了。但是你要是推理过度了呢?他们又会觉得你的研究根本不可信(是不是感觉自己好方?)。
step1 画团“泥巴”
“泥巴”是什么?How to write a Better Thesis 这本书建议,你最好在了解此话题的相关人士的帮助下(比如导师),跟你一起把你知道有关选题的所有知识全部罗列出来——即你的一些临时的结论、观察、有意思的事实跟陈述。小温同学讲述完她的想法后,我就把她所说的写在白板上,如果有一些点需要更加明晰或详细化的时候,我也会问她一些问题。对于这项工作而言,白板简直就是一个不能更完美的工具:不仅可以满足我俩同时看到所有的内容,还可以随时擦掉。大约20分钟后,我们就把所有可能的研究成果都列在了这张图上,这就是一团“泥巴”。
step2 评定这些研究成果
这团“泥巴”使我们很方便地对这些成果进行分类和整理。我在所有原创性知识主张旁边都标了一个“O”,由于小温还有一些数据需要处理,所以一些发现只是推测性的。其次,我在认为小温已经有足够数据来论证的陈述旁边标了“√”,待数据论证的陈述标了“?”,对于我们不是很确定的陈述标了“1/2”。之后,我用一些箭头跟括号把有关联的陈述连接起来。
step3 找到主题
这一步操作起来有点像社会科学里常用的扎根理论,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需要对第一步中的“泥巴”图一遍遍地阅读,然后归纳出每个研究成果所属的主题。经过大概45分钟的讨论后,我们写出了以下4个主题(我们用手机拍了照片,然后擦掉了白板)。
step4 利用蜘蛛网图使联系更明确
我把How to write a better thesis 提到的这点跟我最喜欢的思维工具——蜘蛛网图结合起来,将整个研究的主要目标放在中间的大泡泡里,再把一级紧要主题放在它周围的第一层泡泡里。接下来的一层泡泡图绘制就是把“泥巴”图中的研究成果放在相应的4个一级紧要主题下,由于要把它们写在小泡泡里面,所以我们把长句写成了很短的词组,甚至对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 这个过程使我们看到了如何给这些研究成果找到其相应的“家”,有时候,当你感觉自己想要写研究发现时,似乎写来写去就是重复的那几点,搞了半天感觉自己好像没啥发现,其实这样做下来,你会发现它们是有区别的,每个发现几乎都可以是新东西呢。再次强烈推荐处理此类问题的利器:蜘蛛网图,至少它不会让你出现结构上的错误。
step5做个雪花图
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我很开心,因为我觉得蜘蛛网图很好用,简直帮了我们大忙;但小温似乎不是很适应,前边提过,她是一个很富创造性的学生,她担心自己在蜘蛛网图里越缠越紧,发现的关联越来越多,越来越乱。于是我建议她使用雪花图,蜘蛛网图帮我们看清关联,而雪花图则能帮我们理清层次。雪花图的方法是小说作者常用的一个方法:先是列一个大纲,然后随着写作的深入,大纲逐渐变得复杂,充实。于是我跟小温先画了这么个表:第一栏是主题栏,就是我们在蜘蛛网图中确定的主题,下一栏是该主题下的字数,最后一栏是副标题。例如,在第一行“shareability”中,大概2000字左右,暂时有4个副标题,也就是每个副标题大概需要500字,大概是一页的长度。为了扩展这片“雪花”,每个副标题下,小温又会写至少4个点,并添以段标题,这些段标题可以看作是每个点的主题句。这样看来,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看起来就相对简单一些了——写一些一二百字的段落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
当然了,实际写作中可能不会这么简单,但还是希望这个过程可以帮你看到树木以外的森林。毕竟就我而言,那天小温带着微笑离开我的办公室就是我最想看到的事了。怎么样?大家对于如何写Discussion有点想法了吗?你有没有用过上文提到过的方法呢?哪个比较好用?或者你有没有其他的什么好方法呢?不要遇到困难就找澳洲代写,开动开动你们的小脑筋!
原创文章,作者:Assignment Go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ssignmentgod.com/archives/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