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外国学生发起“你最讨厌,最不想上什么课?”各位全民公决,写作课绝对是最有实力的候选人,无论发起几轮公投,我觉得结果都不太可能改变。由于中学阶段的高强度训练,中国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表现优异。而且书写基础的薄弱让很多人听到“writing”这个词都吓尿了,直接认错了,那又怎样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呢?
如果说写作基础还能说是因人而异的话,那么语言就是留学生写作太差的罪魁祸首。中文环境下的我们常被教导要善用比喻、拟人、排比、成语等等各种手法让文章变得更加动人。同样的思维放在英文写作中就无法适用了,暂且不说许多在我们看来优美生动的比喻在老外脑子里根本就不存在啊,而且你能把所有成语都精确翻译成英文吗?
但为了不让写作课变成自己学习成绩的拖累,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啊。没有老司机带路,留学生们在写作这条漫漫长路上慢慢摸索出了许多走中国特色道路的快速无敌写作课成绩提高方法。病急乱投医,其实很多方法都只不过是美好的YY而已。下面就和小编来看看留学生们的写作“误区”。
误区1 – 单词背的越多,写作水平越高?(谁知盘中餐,单词背不完)
别傻了,单词并不是留学生们写作的核心,而只是基础而已。没有框架,逻辑和观点,背了再多的单词也很难写好一篇作文。即使是老外,也有一大批不爱写作也不会写作的人。再举个例子,写作就像是盖房子,单词是砖,写作方法是图纸,有再多再好的砖,不知道如何建造也是徒劳。相反,如果有意识去掌握建造方法,再配上合适的砖,一个坚固可靠的房子很快就能搭成了。所以,掌握写作时的框架、逻辑和观点表达比背单词更重要。
误区2 – 有的同学写作的时候喜欢各种花式秀“词汇”,生怕老师不知道自己的“本事”
考过雅思托福的学生应该都明白,想要写作部分拿高分,句式要灵活,单词要酷炫霸气。通过考试后,这种思维很容易继续带到大学中。这根本就是一种舍本逐末。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追求华丽词汇。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高大上词汇在老外眼里看起来就是中二。比如,一个老外在写一篇非学术类文章时把“吃饭”换成“用膳”,你会觉得这篇文章就升华了吗?我想并不会。句式也是一样,复杂长难句本没有错,但并不意味着通篇长难句堆砌就是好文章。写文章就和爱情一样,最可怕的就是只感动了自己。
误区3 – 缺乏整体逻辑,天马行空的写作风格
不可否认很多native speaker在写作时都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但前提是他们的文章能够自圆其说,make sense,还有充分的论据,而并非不是我们的“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写什么,缺乏必要连接词,导致逻辑关系混乱。
误区4 – 想不出观点和思路,憋不出字
拿到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论是essay,dissertation还是research report,想了一天也憋不出几个字,这种情况在留学生圈子里也是很普遍的现象。能够通过语言考试顺利申请进大学证明大家的基本语言能力是过关的,但很多时候缺乏思路和观点,因此在写作时无从下笔。因此,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比单纯学语言更有必要。
误区5 – 口语&学术用语混淆
留学生在写作时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无法正确区分口语和书面用语。对于任何语言学习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大难题。很多人在日常口语里用一些非常学术的词汇,这种情况还好,无非老外觉得表达有些死板。但如果把口语用在学术作品上就非常不合适了,第一会让文章显得非常不正式,其次也降低了文章的严谨性和可信度,直接导致评分降低。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多阅读教科书或一些学术著作,多积累一些学术词汇会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误区6 – 字数越多越好
国外大学对作文也有字数要求,普通短文在1000-2000字左右,论文则更多。因为缺乏自身观点,又不愿花时间多研究,导致下笔时发现没什么可写的。字数不够就只能生搬硬凑,到最后整篇文章看起来杂乱无章没有逻辑。因此,尽量精简文字,把有限的字数用在最有效的表达上才是留学生们应该做的。
同学们看完之后有没有发现自己也中招了呢?不过这些都很正常,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上面的误区大家在以后可都要注意了!需要essay代写的同学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哦!
原创文章,作者:Assignment Go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ssignmentgod.com/archives/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