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述文书essay写作技巧 留学文书写作中四个最容易遇到的致命错误

申述文书essay写作技巧 留学文书写作中四个最容易遇到的致命错误,留学文书写起来明明很复杂,却总被人误解为很简单。仿佛就像是做一个PPT的流程被认为是这样的——打开PPT、套模板、输入文字、保存。美国代写了解一下吗?

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好的一套美观且思路清晰的PPT,是没有那么简单的:

你还需要定配色、设计逻辑顺序、构画每一页的分区、找精确的图标来展示等等。任何一步没有做好,你的终版PPT都将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在申请中,其实也是一样的。看似简单的过程,每一步可能都有10几个分步骤,每一步该怎么做,都会影响到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正要写好文书,会蕴藏着无数的小细节,而这些细节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以前,我总是在咨询时,按照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里详细地解释文书该怎么写:先讲大的架构,再一层一层往下剖析,讲完所有的细节和步骤,并适时提醒可能会出现或被常问的那些问题。

然而,在我去年咨询了百来个学生和家长后,我发现了一件事,之所以学生和家长和我们的认知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已经被灌输了很多思维定式或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所以,与其苦口婆心地提醒他们要做这个,要关心那个,要提防这个坑、那个坑,最重要的是——纠正一些申请人常有的思维定式。

 

申述文书essay写作技巧 留学文书写作中四个最容易遇到的致命错误

 

#1:文书可以把我包装成学校想要的样子

很多申请人都有一个迷思,就是认为,每个学校都在某一种固定类型的学生。

  • MIT只想要Geek,仿佛每个人都是生活大爆炸里的那个样子
  • 哈佛就是在寻找家境殷实的未来接班人
  • 卡耐基梅陇(CMU)只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感兴趣
  • 哥大录的都是金融背景的学生

借此机会,我想再次给大家普及一个词「Diversity」,这是美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且这个词几乎出现在了每一所学校的招生页面上。因为美国学校相信——只有多元化的学生构成,才能促进互相合作和学习。

那么,这个错误的思维定式更可怕的是什么呢?是你按照你所认为的「学校喜欢的样子」去刻意包装自己。

举个例子,你是学金融的,但你是一个很有爱心和社会责任心的人,所以在学校里你成立了某个公益组织,一直致力于做推广公益和组织活动,而你的公益组织在你的带领下影响力变得很强。

但这个时候,因为你相信只有当你有很强的编程能力,你才能被USC的商业分析项目录取。

这时,你就在申请中各种描述了你懂得多种计算机语言,熟练运用Python,甚至还在Coursera上学了好几门机器学习的课程(其实你自己内心是知道的,你这方面并没有太出色)

然后,你就被放到与众多计算机菁英的申请人里去比较了,但这些人,可能就是计算机专业的,并且有很多货真价实、成果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可以写。

你本来可以用你自己的个人优势及品牌形象来突出自己,用你强大且精彩的公益故事来感染招生办,但却因为你错误的固定思维,偏要用你以为的学校喜欢的样子来表现自己,反而抛弃了一个更好的申请策略,错过了这个学校,虽然你的背景条件都符合了这个学校的标准。

当然,你可能觉得这是我自己总结的观点,不一定准确。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学校自己是怎么说的。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网站上,就写了这个建议:

Resist the urge to “package” yourself into what youthink Stanford wants to see. Doing so will only prevent us from understandingwho you really are and what you hope to accomplish. The most impressive essaysare the most authentic.

意思就是:不要试图把自己包装成你认为斯坦福想要看到的东西。这样,只会让我们无法了解真正的你是谁。真正能人记住的,是你最真实的样子。

我想给这段话再加一句,可能大家更能理解。为什么斯坦福这样说?

因为只有你最真实的样子,才是最独特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是。但这时有些同学可能又会有误解了,要注意,真实不代表原始,包装过的个人形象,依旧是你,却会更美味。

申述文书essay写作技巧 留学文书写作中四个最容易遇到的致命错误

 

#2:我没有什么特别的

既然个人形象特别重要,这才能体现出who you are,但我们通常会发现中国同学一到个人形象这件事上,往往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什么特别的。」

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思想。相信大家都知道心理暗示吧。在Wikipedia上的定义是这样的: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这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说人话就是,你被自己或者他人的一些话影响了,而且慢慢地自己就相信自己真的是这样的人。这在个人形象与故事的讨论时,心理暗示的作用就尤为明显。

我们往往发现,那些总说自己「不特别」的同学们,会越难挖掘出和构建出专属的个人形象,俗称「人设」。心理暗示不是说你会真的没有属于你独特的个人形象,而是你失去了看到自己特别的能力,你只能看到你和别人一样的地方。

我始终认为,每一个人都拥有专属的个人形象,就像每个人有专属的DNA密码一样。如何破解你的个人形象,需要方法,但首先,你得相信你有独特的DNA密码,不然我告诉了你方法论,也没有用,你会被你的心理暗示堵住活跃的思维。

要破解你专属的个人形象DNA,该怎么办呢?

你要学会聪明地借助工具。有很多心理测量的工具,比如常用的就有MBTI、DISC、16种人格等。但无论你选择了哪种心理测量的工具,要记住,这都是帮助你进行优势和特点挖掘的,并不能真正代替你去认识、分析、思考你的个人形象。

 

#3:我没有故事

另一个问题来了:性格就是我的优势吗?

不。通常「人设」是如何建立的呢?你得有证据来证明呀。你不能只告诉招生官,「Hey bro,我可是个金融奇才呢。」但是拿不出任何证据吧。

所以,在这个阶段,你得克服另一个思维定式,就是——我没有故事。中国同学可能对故事这个词有点误解,可能认为只有跌宕起伏的人生才配说成是一个故事。

要知道,任何一段人生经历其实都是故事。我们不是缺故事,我们根本不缺故事的素材,我们缺的是——故事的思维。(插播一条:推荐大家这本书《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是一本特别好的培养你故事思维的书。)

这时候就有同学说,「但我还是不知道想不出故事啊。」

没有故事这个僵局该如何打破呢?

你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对应你的优势挖掘报告中的每一项,思考与之匹配的故事,不一定很动人,不一定很大,但要匹配!

不妨试一下,其实我们很多人不是真的没有故事,而是一时之间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想。有听过联想记忆吗?

联想记忆在心理学领域里,被称为是一种记忆方式。可以理解为,记忆和记忆间像是有一条条线互相联系着,只要触发其中一个,就可能实现「一对多」地联想,从而想到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事情。

所以,很多情况下,一旦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个性格优势的密码后,你可能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了与之匹配的一系列故事。这时候,你不要急于否定任何一个故事,而是应该把他们都写下来,直到你再也想不到这个优势背后的故事了。然后下一个,以此类推。

等到所有故事素材都想完后,你从中筛选出最适合放进各类申请材料中的故事,比如哪些应该在简历、哪些应该在推荐信里、哪些应该在我的文书里。

只有这样,你的个人形象才算是真的构建完成了。这时候,你的所有申请package都呈现出统一的个人形象,你的申请也才会真正给招生办留下深刻印象。

 

申述文书essay写作技巧 留学文书写作中四个最容易遇到的致命错误

 

#4:有了顾问,我就可以不用写了

这可能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对找顾问的最大误解了,以为找了顾问就万事大吉了。学生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等申请结果。然而,这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申请页面会这样写,「Essays must be written by the applicant.」(文书一定要由申请人自己写。)

也就说,文书是不能找人代写的,这在美国是个道德问题。那这时候有些中国同学就说了,学校发现不了。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因素——没有你参与的文书写作,是没有你的灵魂的。

所以,顾问的角色一定不是代写!顾问的价值更不是代写!真正能帮助到你的,是用顾问历年来的经验去启发你和指导你!

  • 在你不知道如何运用优势挖掘的分析报告时,告诉你,这才是你应该关注的地方。
  • 在你苦思冥想了很多故事后,仍然发现这些故事不够动人,帮助你从别的角度来思考这个故事。
  • 在你构建个人形象时,建议你,你的个性形象不要忘记这一点。

相信我,没有你和顾问的合作,是一定没有好文书的!但是,与顾问的合作时,比合作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信任专业性!

原创文章,作者:Assignment Go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ssignmentgod.com/archives/1224

(0)
上一篇 10/17/2021 下午2:45
下一篇 10/20/2021 上午10:09

相关推荐